蘇州、無錫、常州三市構成的蘇錫常都市圈,地處長江三角洲核心區,是我國先進制造業集聚、經濟社會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我國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密集、創新思維活躍的地區之一。2020年9月,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啟動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高質量樣板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職教新高地,這既是對江蘇過去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未來繼續探路發展的極大支持。
一、目前已推進的工作
高地建設啟動以來,在省市校三級改革創新主體的協同推進下,江蘇職業教育“蘇南模式”起步已成勢,開創了發展新局面。
一是召開部省共建啟動大會和推進協調會。2020年9月,教育部和江蘇省共同在南京召開“部省共建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啟動大會”,并正式發布《關于整體推進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的實施意見》。11月,省教育廳會同三市人民政府共同召開推進協調會,為蘇錫常職業教育樣板建設定好總目標、踢好“頭三腳”、謀好新長效。
二是強化頂層設計,高位推動。頂格組建各級領導小組,由江蘇省委婁勤儉書記、吳政隆省長和教育部陳寶生部長共同擔任組長,教育部孫堯副部長,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張愛軍部長和馬欣副省長擔任副組長,教育部相關司局和蘇錫常各市人民政府、省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決策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發展重大事項。省政府會同蘇錫常各市人民政府,將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納入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和省市職業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確立樣板建設定期會商、資源共享、信息互通、齊抓共管等“四項機制”,落實各地各部門各校工作職責與要求,充分調動教育行政部門、相關學校、行業企業等各類辦學主體的力量,形成齊抓共管、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
三是三地主動擔當,齊抓共管。蘇州、常州和無錫均成立了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市級領導小組,常州市和蘇州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樣板實施方案以及《無錫市職業教育質量提升攀登計劃(2021—2025)》先后印發,三地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以座談會、推進會和專題調研形式,推進職教高質量樣板建設;三市教育行政部門也不斷增強行動自覺,樹立“一盤棋”理念,加快項目布局,主動加強與另外兩市的溝通協作,一道推動職業教育政策協同制定、資源協同共享、管理協同對接,謀劃城市特色創新路徑,打造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朋友圈”。
四是確定樣板建設的建設目標與主要任務。編制《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高質量樣板建設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按照“兩年重點改革、三年鞏固提升”的思路,明確到2021年底,職業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形成按照類型教育特點的制度和標準體系,為學生多元成長搭建更多平臺。到2022年底,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健全,建立從學歷教育到職業培訓橫向融通,中職、高職、職業本科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縱向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25年,職業教育發展環境更加優越,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初步建成技能型社會,形成“想就業上職校、抓民生辦職校、興產業找職?!钡纳鐣沧R。
五是推進樣板建設各校重點任務實施。省政府批準設立常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該校為蘇錫常區域首家獨立設置的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立項建設59個三年制高職高水平專業群,啟動第二批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推進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設立蘇州國際教育園“學分銀行”試點區。樹立職業教育改革典型,打造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黨建聯盟、絲綢紡織千億級產業產教融合聯合體和蘇州智能制造融合發展中心等10個標桿項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新定位與新要求,是為江蘇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指引,也是謀劃推動下一步江蘇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遵循。我們將在教育部的領導下,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建設目標,推動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各項任務的落實,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實現“三個提高”。即: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顯著提高,萬名勞動者高技能人才占比顯著提高和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顯著提高。二是確立“五項制度”。即: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產教融合基本制度,強化治理能力的現代職業院校制度,培育發展根基的職業啟蒙教育制度,助推終身技能積累的“1+X”證書與學分銀行制度,以及與中職學業水平考試接軌的職教高考制度。三是加強“五項研究”。分別是職業教育中國特色理論研究、基本類型特征研究、價值導向研究,院校建設標準研究和特色職業文化研究,持續推動蘇錫常三駕馬車同心協力、共同發力,在職業教育和產業布局上分工互補,協同發展,貢獻城市群職業教育發展的蘇南模式。(江蘇?。?/p>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