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教育部陳寶生部長與浙江省鄭柵潔省長共同出席溫臺職業教育高地建設框架協議簽訂儀式。2021年1月29日,《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活力溫臺”建設的意見》正式向社會發布。
一、典型經驗與做法
浙江是民營經濟強省,溫州、臺州是全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旺盛。溫州現有5所高職院校和42所中職學校,其中有兩所是全國“雙高計劃”建設單位,職業教育發展基礎良好。職教高地建設啟動以來,浙江省教育廳、溫臺兩地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以“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為主線,細化實施方案、全面貫徹落實。溫臺兩地分別制定“一市一方案”,在此基礎上推進職教一體化發展;有關職業院校分別制定“一校一方案”,結合各自特色,推進高地建設。已取得的經驗和成效主要有:
一是激發民企參與職業教育新動能。探索采用PPP融資模式推進職業院校建設,提升辦學條件。比如,占地340畝的永嘉縣職教中心將于今年9月投用。探索行業龍頭民企舉辦職業院?;騾⑴c混合所有制辦學。比如,溫州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瑞立集團獨資舉辦瑞立職業技術學校,并將探索與高職院校二級學院試點混合所有制辦學。探索民辦教育機構托管公辦職業院校形成“公私合營、共同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辦學新模式。比如,引入上海翔宇教育集團托管永嘉縣第二職業學校。當前,溫州正逐漸形成民營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新局面。
二是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方式。鼓勵高職院校到產業集聚區或產業基礎良好的縣(市、區)辦學。比如,兩所高職院校已分別遷入溫州兩大產業集聚區辦學,緊密對接產業需求優化專業設置,并探索實體化運作職教集團;全國“雙高?!睖刂萋殬I技術學院緊密對接縣(市、區)支柱產業,分別舉辦溫職院永嘉學院和瑞安學院,打造區域連通、師資融通、課程貫通的中高職一體化新模式,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推進溫臺校企綜合數據平臺建設。比如,已在打造溫臺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已匯集9.7萬家民營企業的數據,并將以此為基礎建設溫臺職教“數字大腦”。推進職業院??萍脊┙o端與民營企業技術需求端無縫對接。比如,推動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提升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能力,僅綠色離子鍍膜技術就為企業增加產值50多億元。
三是推進溫臺職教一體化新發展。溫州、臺州聯合推進職教改革體制機制創新,共同打造學校發展共同體、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師發展共同體、學生發展共同體、校企合作共同體、科技研發共同體等六個共同體建設。目前,溫臺兩市已成立“活力溫臺”高職大學生雙創聯盟、溫臺技工院校(產業)聯盟,已舉辦首屆“活力溫臺”高職院校學生技能競賽、中職學校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即將成立溫臺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研究中心和舉辦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等系列活動。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制度創新。以制度創新推進溫臺職業教育高地建設,加快出臺政策文件,建立企業利潤替代補償機制、民營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機制等,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
二是進一步優化協同發展。加快完善協同發展機制,通過制度互應、產業互補、人才互通等方式,推進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全國職教大會精神和職教高地建設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
三是進一步加強評價督導。通過實行專班專人負責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等,按照改革任務倒排工期,定目標、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間、定獎懲,確保職教改革工作落細落實。(浙江省溫州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