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人口180萬,是中國工人運動的搖籃、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之一,中國少年先鋒隊的誕生地,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孕育了著名的“安源精神”,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悠久的產業發展史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江西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決策部署,把職業教育作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的突破口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近年來,萍鄉市作為贛湘區域核心城市和全國知名老工業基地,緊抓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歷史機遇,以萍鄉特色職業教育全力打造贛西職業教育聚集區,以點帶面、一體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黨政領導高位推動,奠定政策設計“基準點”
一是高規格推進工作。始終將職業教育擺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萍鄉市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負責具體推進工作。二是高標準制定《方案》。對標國家、省教育發展規劃,研制出臺了《萍鄉市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列出了8項主要目標、35項工作重點和168項發展指標,提出了實施職業教育擴容工程、加強公共實訓中心建設、促進產業創新平臺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實施“職教名師”“技能大師”工程等重要任務。三是高效率協調落實。建立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系統設計職業教育體系框架,規劃部署職業教育提質創優發展路徑。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為江西省建成職教創新發展高地提供可借鑒復制的“萍鄉經驗”。
二、擴容提質高速推進,緊抓“育訓結合”“著力點”
一是實施好擴容工程。萍鄉市有應用型本科院校1所,專業特色高職院校3所、均衡發展中職學校10所,實現達標中職學??h區全覆蓋,職業教育結構布局持續優化,職普比已達4.7:5.3。今明兩年將投入15億元,增加10000個中職學位,職普學位比達到5:5。集中建設萍鄉市公共實訓基地、贛西裝配制造公共實訓基地、衛健產業人才培訓基地3個市級職業教育公共實訓中心,推動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培養模式與本地優勢特色產業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培養源源不斷的產業發展生力軍。二是實施好提質工程。高標準成立了職業教育研究中心,配備專職教研員,建立專業指導委員會,設立學科中心;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邀請勞模工匠進校宣講“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建設職教紅色文化研學基地,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實施好“文明風采”活動,開展好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學生技能大賽,極大提升了職業教育教學質量。
三、校企協作高頻互動,涵育產教融合“增長點”
一是創建一個服務平臺。創建“政校企”服務協作創新平臺,采用“引企入?!薄靶F笠惑w”模式,以產業“鏈長制”為抓手,以國家級經開區和縣區工業園為基地,打造了陶瓷、電瓷、空壓機等創新產業鏈,形成一批萍鄉特色產業集群。二是培育一批融合企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或新型學徒制,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教深度融合模式。大力推動三一重工、格力電器等100多家全國知名企業和200多家本地優勢企業全程參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三是鍛造一條發展新鏈。推動政府部門、龍頭企業和職業學校共同打造教育、人才、產業、創新“四鏈”,強力推動產業發展。萍鄉市蓮花縣投資7600萬元建立產教融合發展實踐中心,為教師培訓和學生實操提供優質平臺,聘請西安交大、山東大學等名校專家學者“傳幫帶”,全力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型學徒。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打造百億級壓縮機產業鏈,帶動形成上下游關聯企業200多家,推動壓縮機產業迅猛發展。
下一步,將認真學習兄弟省市的有益經驗和特色做法,全力抓好職業教育提質創優工作,充分發揮紅色安源精神和贛湘邊區位優勢,積極融入全國、全省區域發展新格局,著力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進一步推動萍鄉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江西篇章、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江西省萍鄉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