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作(以下簡稱“全面改薄”)作為夯實基礎教育發展根基的重要抓手,投入專項資金238億元(其中地方資金127億元),校舍建設和設備購置分別完成五年規劃的100.6%和99.5%,提前完成“過九成”的目標任務,惠及12123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260萬名學生,分別占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的95%和學生數的96%。
2016年9月,全國全面改薄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會議高度評價了甘肅推進全面改薄創新管理機制的典型做法。2018年5月,財政部對甘肅省全面改薄補助資金進行了績效評價,評價結果綜合得分97分,評價等級為“優”;10月份全國改薄辦通報結果顯示,甘肅省全面改薄校舍建設項目開工率、竣工率均為100%,并列全國第1位。
創新實施“三位一體”監管機制,有效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把建立健全機制作為保障項目實施的關鍵,緊扣省情教情和實情,創新實施行政管理、系統管理和第三方監測評估為一體的監測機制。一是各級行政部門主體責任落實到位。成立以分管教育副省長任組長,教育、發改、財政等16個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與市縣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季度定期通報制度,督查督辦和獎補激勵同步實施,項目經費及時下達,工程進度按計劃落實。二是系統監管模式確保項目實施精準高效。率先在全國開發運用“甘肅省全面改薄信息管理系統”及手機APP,信息采集、計劃審核、進度監測、統計分析、數據交換等功能模塊綜合運用,每一所項目學校各類項目計劃、進展、完工等情況實現了信息化實時監管監測,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統精準提高了全面改薄項目的質量和效益。三是第三方評估為改薄工作提供客觀公正的保障支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專家團隊監測評估機制,對項目實施進度、資金落實及使用效益進行監測評估,定期對全省88個縣(市、區)全面改薄項目實施進度、規范程度、數據可靠性及資金落實使用情況等進行全面的實地核查評估,為改薄工作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著力補齊義務教育短板,有效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充分發展。把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作為改薄項目實施的目標,著力在改善辦學條件、加快信息化建設、解決難點熱點問題等薄弱環節下功夫。一是基本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截止目前,校舍建設完成821萬平方米,投入設備購置資金43.1億元,購置生活設施35.17萬臺(件套)、圖書897萬冊、課桌凳195萬套、教學儀器設備等38.2萬臺(件套)。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均校舍面積增加2.13平方米,生均室外運動場面積增加2.29平方米,學生課桌椅達標率提升51%,寄宿學生用床達標率提升40%,基本消除了D級危房和寄宿學生“大通鋪”現象。二是信息化建設進程全面加快。投入改薄資金20.71億元,采購電子白板、多媒體一體機等信息化設備71530套、計算機214299臺,在貧困地區中小學和教學點建設“班班通”教室7.1萬個,優質數字教育普及4254個教學點,“人人通”教師和學生使用率分別達到95%和77%,全省中小學“班班通”達標率提升50.96%,完成“三通兩平臺”建設任務,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有效縮小了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臨澤縣率先啟動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名師課堂資源覆蓋全縣鄉村學校的每一間教室。三是義務教育均衡充分發展邁上新臺階。投入22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全省10個主城區增加學位,消除“大班額”。截止2018年12月,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56人以上大班額(包括66人以上超大班額)比例為6.15%,66人以上超大班額比例為1.13%,基本消除了66人以上超大班額。投入80.91億元和49.04億元,有效改善了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鄉村教育質量大幅提升。投入資金6.39億元,為邊遠農村地區、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學校購置音體美等器材39087套、實驗實習設備16014套,為開足開齊美育、實驗實習等課程提供必要保障。在全國率先實施《甘肅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把鄉村教師培訓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予以保障,五年累計培訓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72.4萬人次,為17萬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18億元。2017年底全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2018年12個縣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定,累計70個縣(市、區)實現基本均衡發展目標,占全省縣市區總數的80.5%。
堅持教育精準扶貧與改革創新并重,有效促使底線達標與質量提升并進。把推進貧困地區教育精準扶貧與挖掘改薄亮點、創新發展作為項目實施的重要環節,注重正面宣傳和典型推廣,形成人人關注改薄、社會滿意改薄的良好氛圍。一是教育精準扶貧質量有效提高。圍繞教育精準扶貧國家級示范區建設和全省教育扶貧系列政策舉措,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要求,瞅準最薄弱地區、最薄弱學校、最薄弱環節,向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131.90億元,占全省88個縣市區中央和省級總資金的80.19%。完成全省108萬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一生一辦法”基礎數據信息庫建設,全面改薄對深度貧困縣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按照120%給予傾斜,優先扶持“三區”改善辦學條件,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目標。我省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的“20條底線”已全部達標。二是區域創新以點帶面取得積極成效。張掖市通多開展“綠色、環保、節能、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率先實現了全市農村校園煤爐革命和廁所革命兩個100%。嘉峪關、酒泉和張掖市80%的農村學校建成水沖式廁所。蘭州市通過一體化辦學、增量擴容等舉措,打出破除“大班額”、緩解“擇校熱”的組合拳,力爭2019年底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會寧縣提出“教育引領、兩改支撐、三色互動”的發展思路,將發展教育和全面改薄作為加快脫貧攻堅、振興縣域經濟、改善民生的根本大計。秦安縣隴城教育園區通過變學生“走讀”為教師“走教”的做法有效解決了山區優秀教師留不住、學生上學難、家庭負擔重等問題,探索出了一條山區教育均衡發展的新路子。三是宣傳引導形成良好輿論氛圍。2015年起開展“改薄隴上行”宣傳報道活動,對全省88個縣市區改薄工作典型經驗進行深入采訪報道,匯編4冊《“改薄隴上行”系列報道》。在全省組織開展“喜迎黨的十九大?最美改薄學?!睌z影征文大賽等活動,廣大師生以親身感受、所見所聞,記錄、描述了全面改薄帶來的巨大變化,“小而美、小而優”的校園成了甘肅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豆饷魅請蟆贰吨袊逃龍蟆贰陡拭C日報》和國家及甘肅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刊發報道甘肅全面改薄工作百余篇(次),甘肅全面改薄成效在全國產生了良好影響。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