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民
(2014年10月21日)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國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會,交流工作經驗,研究討論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剛才,吉林、江蘇、湖南、廣東、廣西、重慶、云南、甘肅等8個省份介紹了當前的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和下步工作建議,講得都很好,很有針對性。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正確認識全面改善基本辦學條件的目標和意義
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是黨中央、國務院聚焦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發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本屆政府的重要標志性工程之一,關乎億萬貧困地區學生未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一,這是“補短板”的迫切需求。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不能再出現學生自帶桌椅上課、爬天梯上學等問題。劉延東副總理明確要求,絕不能再讓孩子們“背桌椅上學”、“幾個學生擠一張床”。這些年無論是中央和地方都很重視教育經費投入,特別是這兩年教育經費落實了4%目標,應當說,投入力度很大,不應該再有“出洋相”的問題。從今年9月份全國組織的一次全面專項督導來看,雖然各地都很重視,有的省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湖南把解決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用床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廣西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用于采購學生用床,基本滿足了需求;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撥付、課桌椅配備、校舍門窗維護、營養餐供應、規定課程開設等指標達標率均在95%以上;但在消除D級危房、排除安全隱患、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這些指標上,不少省份還有明顯差距,亟待補上短板。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和劉延東副總理的重要指示,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全面改善基本辦學條件這項工作作為當前最緊要的任務,盯緊抓牢了,確保在明年國慶前消除存在的基本辦學條件突出問題。
第二,這是“上水平”的重大機遇。全國有40%的義務教育學校在貧困地區。這些學?;A不一、需求不同,以往的各種專項工程解決不少問題,但從目前來看,整體水平仍然不高、地區差異仍然較大。這一次,中央是下了大決心的,不是小修小補、小打小鬧,而是要全面改善。辦學條件“硬實力”要提升,辦學水平“軟實力”也要加強。要總結借鑒以往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像江蘇、山西等省份在實施校安工程時,抓住機遇,不僅重點解決了校舍安全問題,而且帶動了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剛才湖南、重慶等省市在發言時都提到,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列為重要內容,這個思路很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不能“一條腿走路”,只搞校舍改造、設備采購等硬件建設,還要把辦好必要的教學點、妥善解決縣鎮學校大班額問題、推進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保障師生安全等作為重點內容,真正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牢牢抓住這個難得機遇,在辦學條件方面提升一個檔次,上升一個水平。
第三,這是推進“標準化”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要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和寄宿制學校建設。這就為我們全面改善貧困地區基本辦學條件指明了方向。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實現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標準化,是許多國家的共同經驗。比如日本,專門頒布了《偏僻地方教育振興法》等法律,對落后地區教育財政提供支持。從世界范圍來看,不少國家的義務教育,不論城市、農村都是一個標準,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基本教育條件。日本、韓國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就制定了相關法律,設立城鄉統一的中小學辦學標準,提高了辦學質量,促進了教育公平。因此,各地要抓住有利契機,全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夯實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基礎。東部地區,要跟江蘇、廣東一樣,立足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探索整體推進標準化建設,當好全國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的先行軍。
總之,實施這項重大工程,各省都有“活兒”,有的省份主要任務是補短板,有的省份主要任務是上水平,有的省份主要任務是達標準。誰也不能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二、扎扎實實做好2014-2018年項目規劃
前階段,各地在逐縣逐校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礎上,克服時間緊、數據量大等困難,層層匯總、反復醞釀,制定了實施方案。但從目前來看,實施方案和實施規劃還有一點差距。沒有規劃,就無法落實;沒有規劃,也無從了解進度。因此,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騰出人手來,擠出時間來,拿出精力來,編制好項目規劃。
第一,突出重點,做一個“收口”規劃。前期文件中、會議上再三強調,這項工作要突出貧困地區,聚焦薄弱學校,確保滿足基本教學和生活需要。為進一步指導各地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正在起草相關文件,會前已發大家征求意見。今天,我再強調三點:一是要鎖定貧困地區。首先要解決這些地方的問題,把“網底”兜住。中央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已經明確,就是以中西部省份農村貧困地區為主,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以及其他貧困地區;適當兼顧東部省份貧困地區。各省也要根據本省各縣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義務教育現狀,在項目編制規劃過程中,嚴格把關,確定支持范圍。二是要聚焦薄弱學校。要充分體現“雪中送炭”,準確識別薄弱學校,將教學、生活設施條件不能滿足基本需求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特別是農村寄宿制學校納入實施范圍。凡納入項目規劃的學校,必須是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專項規劃中長期保留的學校。不搞“錦上添花”,不得將資金資源向少數優質學校集中,打造“豪華?!?、“重點?!?;不得將地級市以上城市主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納入中央資金支持范圍。三是要確保滿足基本教學和生活需要。各省、市、縣、校的基礎不一樣,需要也就不一樣,不能搞“一刀切”。各地的項目規劃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立足于20條“底線要求”,逐縣、逐校摸底后,找到缺口、查清問題,一校一策確定工作任務??梢詤⒄罩貞c、甘肅的做法,結合本地實際,細化本省底線指標、明確適用標準,這樣才能精準發力,把滿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優先建設、購置教學和學生生活最急需的基本設施和設備,解決辦學條件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滿足基本教學和生活需要。
第二,加大投入,確保項目資金落實到位。這項工作是建國以來教育系統單項資金量最大的項目之一,資金需求規模大,中央和地方必須要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才能實現目標。今年7月,中央撥付了2014年專項資金310億元,地方政府也要足額落實資金,最大限度地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傾斜。在此,提三點要求:一是要統籌安排中央資金。2014年,除310億元中央專項資金外,國家還撥付了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經費130余億元、初中工程資金50億元等。各地要加強對資金和項目的統籌,避免重復交叉或支持缺位。二是要切實落實地方主體責任。這次明確了中央是以獎補為主,大頭的錢還要地方出,實行的是“中央補助、省級統籌、縣級實施”的管理方式。各省要在堅持省級財政“拿大頭”的前提下,參照湖南、云南的做法,綜合考慮地區差異和財政能力,分檔、分類劃定項目縣分擔比例,合理確定地方各級財政應承擔資金,切實落實財政投入責任。沒有明確資金來源的項目不得列入規劃。地方特別是省本級財政資金的落實情況,將作為中央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予以考慮。三是要加強資金監管。各地要堅持加大投入與強化管理相結合,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既要對縣市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監管,也要對縣市的資金落實情況進行動態監督,確保每一分錢都落實到位、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嚴防資金浪費或被套取、挪用、截留,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三,強化統籌,項目規劃要經省級政府辦公會審定。國務院明確要求,這項工作由國家統一部署、省級政府統籌安排、縣級政府具體實施。劉延東副總理在3月14日視頻部署會上也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這項工作涉及部門多、任務重、時間長、資金需求量大,僅靠教育一家難以完成,一定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各方支持。一是主動匯報,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梢詫W習吉林把5年重點工作任務列入到重大民生工程、基礎工程予以保障,江蘇與縣市政府簽訂責任書、由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推動的經驗。二是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要積極配合財政、發改等部門,落實項目資金,制定、完善項目建設收費減免政策,爭取和廣西一樣,出臺文件明確免收校舍建設項目涉及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涉及到校舍建設的,還要加強與國土、建設、安監等部門的聯系,借助專業力量,為項目建設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三是抓緊做好項目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后報請省級人民政府辦公會審議。這是三部委共同商定的落實有關要求的規定動作,也是各地爭取地方各級政府重視和支持的應有之舉,必須要落實到位。
三、嚴格規范管理,確保安全和質量
前期,三部委和各地一道,按照中央領導同志要求,踏踏實實開展工作,探索建立了一些制度。下一步,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重點抓好抓實以下六項工作。
一是明確牽頭機構。9月底,為加強組織領導,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成立了全國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一領導和部署此項工作。國慶前,教育部已經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比照成立相應的機構。各地都積極落實,甘肅、河北等省份成立了由副省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還有三分之一尚未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地區,要馬上行動起來,確定相應的牽頭單位、牽頭人。已經組建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地區,要抓緊配備得力人手,把隊伍拉起來,實行高效、有力的領導和指揮。各地還要層層傳導,把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一直建到縣一級,建立省、市、縣三級責任體系,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要通過牽頭機構的組建,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擰成一股繩,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工作合力。
二是全面落實公開公示。劉延東副總理和袁貴仁部長多次強調,各地建設任務要“上網上墻”,讓大家都看得見。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各地要堅持“陽光操作”,項目規劃做好后,要逐縣公示,在當地主流媒體、政府網站、公示欄上及時公開;各省項目規劃經省級政府審定后,也要公開。今后年度項目預算安排、工程建設進度、集中采購等所有關鍵環節也要如此,要全方位、無死角的向社會公開,有條件的,還要向重慶、甘肅一樣建設專題網站,方便教師、家長和社會監督,讓這項工作經得起考驗。
三是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各地要組織專門力量,每年定期對地方應承擔資金落實和使用情況、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招標采購情況等進行檢查。檢查不能自說自話、流于形式,既要有各級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自查,也要總結利用好以往行之有效的一套辦法,比如說和監察、審計、督導等部門聯合開展檢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進行明察暗訪等??傊?,要結合本地實際,建立完善定期檢查制度,對工作實施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常態化的監督,形成公正、合理、高效的監管機制,保障工作進度和成效。
四是加強項目管理。項目建設和設備采購要堅持質量第一,牢牢把住質量關,要干就干好,做到干一件成一件。要督促相關單位認真做好施工安全工作,特別重視校舍建設時學校師生的安全,制定詳細的教學區與施工區隔離等安全施工方案,確保師生絕對安全。要細化招投標活動廉政風險防控措施,不得搞“暗箱操作”、“私下交易”,所有招投標工作都要公開公正地進行,保證有資質的單位公平參與。要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強對學?;A設施建設和儀器設備采購的指導和監管,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堅決杜絕“豆腐渣工程”和偽劣產品,剛才重慶提到的“二維碼”管理系統就是一個很好嘗試。中央將對各省實施目標管理,省以下要實行項目管理,建立項目信息庫,最后形成一個項目“本子”,這個本子要到每個縣、每個學校、每個項目,確保項目建設、設備采購和資金使用情況可檢查、可監控和可考核。
五是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這項工作涉及數以萬計學校,項目周期長達五年,實施范圍廣,牽涉環節多,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工程建設中的安全事故、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采購招標不規范、不按規劃建設、不按要求公示等等。對這些問題要提前預防,盡可能把問題想周全一些、想嚴重一些。要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制定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充分發揮專業人員作用,從制度上、組織上、經費上全面加強保障,增強防范和處置應急事件的能力。要建立應急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一旦發生應急事件,各地要守土有責,辦公室主任要在第一時間到位,妥善處置,及時公開,不把事態擴大,不把矛盾上交。
六是加大宣傳力度。各地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認真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全面、準確、深入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使各縣、各校都能夠熟悉政策、用好政策。要認真總結、深入挖掘,及時宣傳推廣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使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暖民心、順民意,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形成強大正能量,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和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今天的會議,我們就采取“開門辦會”的方式,請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電視臺來全程參加,今后還將進一步擴大媒體參加的范圍。各地也可以參照這一模式,在開培訓會、工作推進會、年度總結會及相關專項檢查時,請當地媒體派人參與。
同志們,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履職以來,在教育領域實施的第一個重大民生工程,是保障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重要舉措,是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緊迫任務,也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的根本之策。做好這項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艱巨。萬事開頭難,眼下到年底只剩下兩個多月,到了該抓緊迫性和有效性的時候了,各地要馬上把隊伍拉起來、制度建起來、規劃做出來,確保在年底報送項目規劃,確保在啟動之年拿出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階段性成果,為這項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謝謝大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