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走訪法國教育部、凡爾賽學區等部門,對法國中小學標準化建設進行調研,主要情況如下:
一、根據法國《教育法令》規定,中小學教育由中央政府、學區及地方政府(省及市鎮)分工管理。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制定全國教育發展政策,確定教學內容及大綱,招聘管理教師及評估教學成果。學區負責落實國家教育政策,指導管理轄區內中小學教育活動并協調與地方合作。地方政府負責中小學校舍建造、維修及日常運轉等。在此管理模式下,中小學標準化建設由三方合作落實。
(一)學校硬件標準化。教育部以保障校園安全和學生健康為出發點,制定了《全法中小學校舍建造通用參照標準》。以小學為例,規定每班 25人,教室面積至少為 50平米,學生休息區域面積人均 0.8—1.0平米,信息化教室面積不少于 50—75平米,圖書館面積據學校規模而異,如3個班規模以下學??刹辉O圖書館,12個班規模學校則不少于100平米。學生體育活動場所,9個班以下規模學??墒褂卯數毓操Y源,如學校規模達12個班,則需配有1000—1200平米活動場地。在衛生設施方面,學校醫務室不少于10平米,每20個學生配一個洗手池,每20個女生和每40個男生各配一個廁位。在行政設施方面,校長辦公室面積為12平米,教師會議室面積據學校規模不同控制在10—25平米。
雖然國家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需要,對校舍提出具體建造標準,但非強制執行。以國家標準為依據,各學區和各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及選民意見確定具體標準。法國本土學校硬件設施雖略有差異,但整體均已達標,目前重點是用好現有設施,提高學生學業成功率。
(二)校園生活標準化。為提高學業成功率,法國政府于今年9月起實施校園生活新標準,即中小學生每周上學 9個半天,每年上學天數增加為180天,學習時間為864小時。為提高學習效率,新標準規定,全天課時不超過 5.5小時,半天課時不超過3.5 小時,午休時間不少于1.5小時。此外,為平衡課內外學習,提高課外時間質量,新標準要求學校每天16:30前開設體育、文化、藝術興趣班,各??勺孕邪才啪唧w課程,但教學內容、課程組織方式、安全措施等需遵循新標準要求。
(三)教學內容和課時標準化。法國公立學校教師雖可自由選擇教材和教學方式,但課時標準、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仍由教育部統一制定。以中學為例,在每周28.5小時課時中,語文4小時、數學4小時、第一外語和第二外語共5.5小時、史地3小時、理化3小時、地球生命科學1.5小時、體育2小時、社會公民課0.5小時、實踐探索課3小時、個別輔導 2小時。
在教學內容和大綱方面,每門課程依據不同年級均制定了相應學習目標、知識范圍、基本技能等要求。以體育課為例,教學大綱要求每年體育課課時為108小時,教學內容包括四方面:個人身體素質鍛煉,如田徑、游泳等;環境適應性訓練,如滑雪、滑冰、爬山等;集體意識培養訓練,如足球、籃球等大型球類運動;體育藝術類,如健美操等。各地學??山Y合本地區實際情況選開大綱內部分課程。
(四)學校管理標準化。在《教育法令》框架下,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負責人職責細化管理辦法,對其行政職責、教學業務職責和社會職責進行了詳細描述和界定。如行政職責,管理辦法共列出9大類37項,既有確保學校世俗化等意識形態職責,也有保證校園安全、衛生等具體工作要求。細則促進了全法中小學采用統一標準進行管理,推動了教育均衡發展。
(五)教師管理標準化。法國采用教師資格全國統一考試方式進行選聘。每個學區設有一所高等師范學院,考生通常需先在高師進行專業學習和駐校實習,隨后依據自身實際分別參加小學教師資格、中學一般教師資格、中學專業教師資格等考試。通過者由政府統一安排任教學校。為兼顧教育公平和教師本人意愿, 5年后教師可通過國家統一的交流程序更換任教學校。此外,為保證教育質量,中小學教師每人負責 25個學生,除體育老師每周課時為20小時外,其余學科教師每周課時為 18小時。
(六)督導評估標準化。為避免各地中小學教育質量有較大差異,法國建立了完善的督導評估體系。督導人員選拔標準和程序則在《教育法令》中予以明確,并根據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由政府通過法令形式進行修訂。督導內容包括行政督導和14組學科督導,每項督導內容均由幾十項標準細化組成,以全面客觀反映評估各地辦學質量和教學實際。
國家設定各類辦學標準,其目的一方面是保障教育質量,提高學生學業成功率,另一方面是促進教育公平發展。法國作為發達國家,城市、郊區和村鎮校園硬件設施差別不大,不同類型地區的教學質量也無明顯優劣之分。法國的特殊國情在于移民家庭和工人家庭聚居區學生學業成功率較低,高中畢業會考平均成績僅為10/20。為此,政府推出"教育優先發展區"政策,通過制定特別標準和采取更多鼓勵措施,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如2012年出臺的《中小學重塑計劃》提出,“教育優先發展區”學校教師數量可多于同類普通學校;增加學生集體學習時間,與同類學校相比,中學每周增加l小時,小學每年增加9小時;給予教師每年至少3次業務培訓機會;增加500名校園安全協管員;擴大初中生住校規模;提高優先發展區教師獎金并給予更多升職機會,以保證師資力量穩定等。
二、兩點啟示
(一)標準化建設要立足于國情,實事求是。法國作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民教育平均水平較高,但也存在地區差異。法國政府重視教育標準化建設,但不搞形式主義和“一刀切”。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合理分工,各司其職。一方面,通過立法確保國民教育基本標準得到落實;另一方面,允許各地區制定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的實施細則。這體現了法國國民教育體系成熟高效。
(二)標準化建設要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法國基礎教育改革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努力消除因社會階層和居住地區不同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因此,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將標準化建設的重心放在改善“教育優先發展區”辦學條件上,既注意改進基礎設施、教學設備等硬件,又注重提升師資配備、教學管理等軟件。同時,還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發展指標和評估標準,以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的方式改善處境不利地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