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關于高職大規模擴招的有關要求,落實我省高職院校擴招4.36萬人工作任務,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統籌做好計劃安排、考試組織、招生錄取、教育教學、就業服務及政策保障工作,確保穩定有序、高質量完成擴招工作任務,依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新的希望、三個著力、四個堅持、五個推進”的重要要求,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適應我省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緩解當前就業壓力、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堅持質量型擴招,加快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
二、工作原則
?。ㄒ唬┨岣哒J識
深刻認識高職擴招專項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省職業教育的重大發展機遇,對教育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
?。ǘ┟鞔_方向
堅持面向市場需要、服務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滿足職業需要的辦學方向,統籌招生、培養、就業各個環節,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
?。ㄈ┵|量為先
科學研判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合理分配擴招任務,加大結構性政策供給,強化資源配置,提升培養能力,探索分類教學,統一出口標準,確保質量型擴招。
?。ㄋ模┫到y推進
多方聯動,行政部門出臺配套政策支撐,擴招院校主動作為,探索新型培養模式。加強指導督導,強化協調配合,營造良好氛圍,綜合施策、提升效率,確保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
三、任務舉措
?。ㄒ唬┖侠矸峙湔猩媱?/p>
根據《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備案錄》,2019年,我省將堅持擴規模與保質量并重,科學分配擴招計劃,重點布局在優質高職院校,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社會民生領域緊缺、就業率高的以及航空、人工智能、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新能源、汽車、中醫藥、生態環境等專業,優先滿足實體經濟人才需求,加大對貧困地區特別是連片特困地區傾斜?;诂F有高考已報名生源擴招一批;針對高考未報名或已報名未錄取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生擴招一批;針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擴招一批,合計實際擴招人數不少于4.36萬人。推動高職院校要與現有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機構合作,加大殘疾學生培養力度,讓更多殘疾人接受適合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學前教育、護理、家政、養老、健康服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招生規模。制定《江西省高等職業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管理辦法(試行)》,為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提供靈活多樣的升學和培養模式。
?。ǘ┳龊酶呗殧U招的補報名工作
在原有高考報名的基礎上,組織兩次高職擴招專項考試補報名工作,一次在6月份,以高考未報名的高中階段學校畢業生為報名對象;一次在10月份,以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社會人員為主要報名對象。聯合開展補報名宣傳動員和考生資格審核,教育部門負責高中、中職應屆畢業生的宣傳動員,會同公安部門審核考生戶籍、學籍信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負責退役軍人宣傳動員,審核退役軍人身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分別負責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宣傳動員及身份界定工作。
?。ㄈ┳龊酶呗殧U招專項考試工作
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和受教育狀況,改革完善考試形式和內容,開展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工作。面向高考已報名尚未錄取和第一次補報名考生在7月份開展一次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和錄取工作,采取現行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方式,具體考試內容由招生院校自行確定,招生院校為省教育廳指定的優質高職院校、職業院校聯合培養??茖哟螌W生試點院校等;面向第二次補報名的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的社會人員在11月份開展一次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招生院校主要為省教育廳會同相關單位共同確定的高職院校。對于符合免試條件的技能拔尖人才,由高職院校予以免試錄取。前期已在其他考試中被高職院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高職擴招專項考試。
?。ㄋ模┳龊谜猩浫」ぷ?/p>
加強考試招生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高??荚囌猩咭幎?。針對不同群體考生特點,嚴格人才選拔標準,嚴肅考試招生工作紀律,嚴厲打擊虛假宣傳、有償招生、買賣生源等違規行為。各地綜合考慮計劃安排、專業培養要求和考生成績,分類確定錄取標準,確保有升學意愿且達到基本培養要求的考生能被錄??;根據考試招生時間安排確定新生入學時間,10月份以前錄取的新生,在2019年秋季入學,10月份以后錄取的新生,在2020年春季入學。
?。ㄎ澹┳龊梅诸惤逃芾砉ぷ?/p>
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原則,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實效性。貫徹實施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體系,針對應屆與非應屆、就業與未就業、不同年齡段等生源多樣化特點,分類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采取彈性學制和靈活多元教學模式,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群體可單獨編班。啟動職業院校聯合培養??茖哟卧圏c,鼓勵優質中職學校與高職院校有機組合師資、教學實訓、食宿等資源,提高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使用效率,整體提升辦學水平。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適應不同生源、不同學習時間、不同學習方式,創新教學組織和考核評價。針對不同生源的從業經歷、技術技能基礎和學習需求,創新實習管理方式,開展靈活多樣的實踐教學。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積極引導新增生源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高校學生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已積累的學習成果(含技術技能),各??赏ㄟ^水平測試等方式進行學歷教育學分認定。
?。┩苿咏處熃滩慕谭ǜ母?/p>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加強工匠精神培育,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教學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礎性作用,把工匠精神作為技術技能人才的核心素養,列入職業院校各類課程的教學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通過資源整合挖潛一批、專項培訓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決一批、“銀齡講學”補充一批、社會力量兼職一批,加快補充急需的專業教師。開發適用于不同生源類型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等教材,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建好用好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針對不同生源分類施教、因材施教,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廣泛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促進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
?。ㄆ撸┳龊镁蜆I服務
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結合就業形勢和生源類型特點,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積極引導畢業生服務區域經濟和本地產業發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農村、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別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
?。ò耍┘哟筘斦度?/p>
落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標準和獎助學金提標擴面政策等,加強辦學條件薄弱公辦高職院校改造。完善和落實相關獎助學金、學費減免等資助政策,退役軍人學費資助按高職院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超出部分自行負擔;按規定給予退役軍人學生助學金資助,其他獎助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考入高職院校,按照現行規定享受資助政策。
四、組織實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
江西省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統籌協調高職擴招工作,召開專題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高職擴招工作,壓實各設區市生源組織和宣傳發動責任,落實擴招任務。將各設區市落實高職擴招任務的完成情況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
?。ǘ┞鋵嵵黧w責任,嚴明工作紀律
狠抓工作落實,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擴招任務落地見效。進一步加大政策供給和經費保障,優化資源配置,有質量地擴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加強資金監管,建立常態督查機制,對資金使用中出現的虛報套取騙取、擠占挪用、貪污侵吞資助資金等違法違規違紀行為,依法依規堅決嚴肅查處。
?。ㄈV泛發動生源,加強輿論引導
省教育廳會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組織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新型職業農民做好高職擴招的補報名工作,參加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對科類間計劃進行動態調整,提高高職院校錄取率。多渠道、全方位做好高職院??荚囌猩?、辦學特色等宣傳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解疑釋惑、凝聚共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鼓勵更多考生報考高職院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